加工中心刀具的材料
1.高速钢 (High Speed Steel)
高速钢大体上可分为W系和MO系两大类。其主要特征有:合金元素含量多且结晶颗粒比其它工具钢细,淬火温度较高(1200Co)而淬透性较好,可使刀具整体的硬度一致。回火时有明显的二次硬化现象,甚至比淬火硬度更高且耐回火软化性较高,在600Co仍能保持较高的硬度,较之其他工具钢**性好,且比硬质合金韧性高,但压延性较差,热加工困难,耐热冲击较弱。目前国内外应用WMO、WMOAI、WMOCO为主,其中WMOAI是我国所特有的品种。
2.硬质合金 (Cemented Carbide)
硬质合金是将钨钴类WC,钨钛钴类WC-TiC ,钨钛钽(铌)钴类WCTiC-TaC等硬质碳化物以Co为结合剂烧结而成的物质,其主体为WC- Co系。按ISO标准,主要以硬质合金的硬度,抗弯强度等指标为依据,二手机床设备,将硬质合金刀片材料分为P、M、K三大类,机床,大致如下:
a. WC+Co:K类、YG类; b. WC+TiC+Co:P类、YT类;
c. WC+TiC+TaC+Co:M类、YW类。 K类适于加工切屑的黑色金属、有色金属及非金属材料。主要成分为碳化钨和3%~10%的钴。P类适于加工长切屑的黑色金属。主要成分为碳化钛、碳化钨和钴(或镍),有时还加入碳化钽等添加剂。M类适于加工长切屑或短切屑的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。成分和性能介于 K 类和 P 类之间,可用来加工钢和铸铁。以上为一般切削工具所用硬质合金的大致分类。在国际标准(ISO)中通常又分别在K、P、M三种代号之后附加01、05、10、20、30、40、50等数字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分。一般来讲,数字越小者,硬度越高但韧性越低;而数字越大则韧性越高但硬度越低。
涂层硬质合金刀片是在韧性较好的工具表面涂上一层**损、耐溶着、耐反应的物质,使刀具在切削中同时具有既硬又不易破损的性能。英文称其为Coated Tool。
3.陶瓷(Ceramics)
从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开始研究以陶瓷作为切削工具了。陶瓷刀具基本上由两大类组成,一类为氧化铝类(白色陶瓷),另一类为TiC添加类(黑色陶瓷),另外还有以43NSi为主体的陶瓷刀具。
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、高温强度好(约2000o
C下亦不会熔融)的特性,化学稳定性亦很好,但韧性很低。对此,较近热等静压技术的普及对改善结晶的均匀细密性、提高陶瓷的各向性能均衡乃至提高韧性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,作为切削工具用的陶瓷抗弯强度已经提高到900MPa以上。一般来说,陶瓷刀具相对于硬质合金和高速钢来说仍是较脆的材料,因此,多用于高速连续切削中,例如铸铁的高速加工。另外,陶瓷的热导率相对于硬质合金来说非常低,是现有工具材料中的一种,故在切削加工中容易积蓄加工热,且对于热冲击的变化较难承受。所以,加工中陶瓷刀具很容易因热裂纹产生崩刃等损伤,且切削温度较高。
数控机床,特别是普及型数控机床将逐步成为市场需求的主体。
自**以来,很多企业从国外引进技术、机床设备和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。据不*统计,从1979-1988 年,全国引进技术改造项目就有18446 项,大约165.8 亿美元。这些项目中,大部分项目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。然而,有一些设备、生产线从国外引进后,由于消化吸收不好,备件不全,维护不当,结果运转不良;还有一些项目只注意引进设备、仪器、生产线,忽视软件、工艺、管理等,造成项目不完整,设备潜力不能发挥,二手机床配件,有的甚至不能启动运行,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。这些引进项目不仅没有创造财富,反而消耗着财富。
这些不能使用的设备、生产线是个包袱,也是一批很大的存量资产,修好了就是财富。只要找出主要的技术难点,解决关键技术问题,就可以小的投资盘活大的存量资产,争取到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这也是一个较大的改造市场。